兒童花藝搭配繪本閱讀教案設計──爆炸捲捲頭
建議課程時數/季節 |
兩堂課(90分鐘) /四季 |
花型、花藝技巧 |
花器改造(剪貼)、春蘭葉塑形、無支撐物技法 |
|||||
建議搭配繪本 |
蘿拉.艾倫.安德森(2018)。我才不要捲捲頭!(初版)。(黃筱茵譯)。台北市: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。(原著出版年:2017) |
|||||||
中高年級。 ★ 作品中的主要技巧為春蘭葉塑形,一般而言,中高年級的孩子手指靈活度已足以完成此動作。低年級以下的孩子可能較不易做出細緻的捲繞動作,建議事先為之準備足量已捲好的春蘭葉,課程中則仍可帶領孩子體驗捲繞葉子,讓孩子試著以自己的手指捲繞葉子,並觀察葉子的變化。花器改造的部分主要使用了剪貼技巧,低年級以下的孩子須特別注意持剪刀時的安全,或直接改用既有花器。 |
||||||||
課程目標 |
||||||||
認知 |
技能 |
情意 |
||||||
1.理解野草(大花咸豐草)也能開出美麗的小花,明白花材的使用不見得都要從市場上購得。 2.理解一般將大花視為焦點,小花作為陪襯的原則,並依此布置作品。 3.即使是人工塑形,葉形也不會完全都長得一模一樣,且捲曲、有彈性的素材本就不易整理,藉此理解世間事物並不是完全可控制的,只要盡力,這個過程就很美好。 |
1.掌握春蘭葉的塑形技巧,並能應用於花藝製作。 2.能夠運用黏貼技巧,利用月桃葉美化回收的瓶器。 3.能夠掌握花材的高低變化,布置出焦點明確、整體和諧的花藝作品。
|
1.能夠藉由繪本的啟發,學會自我認同,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的特有之處。 2.能夠欣賞不同的線條之美,並且能夠感受出不同線條營造出來的質感 。 3.開展想像力,將捲髮與捲曲的春蘭葉在形象上進行連結。 4.能仔細欣賞葉材線條,依需求妝點生活空間,提升美學素養。
|
||||||
花藝設計概念簡述 |
||||||||
■作品名:我是美髮師 ■設計概念簡述: 呼應繪本中的捲髮,大家一起變身為美髮師,為葉子「燙頭髮」吧!將多條捲曲的春蘭葉交錯安置,形成一頭捲髮的意象,放上幾朵美麗的花作為焦點,整個作品立即有盛裝打扮的感覺,好像「燙頭髮」後就準備赴宴一般。 |
||||||||
所需材料 |
|
|||||||
環境素材(採集植材) |
花材(市場植材) |
回收素材 |
其他花藝資材/工具 |
|
||||
野草花(大花咸豐草等)×1至2枝、月桃葉×1片 |
春蘭葉×10條 紫薊?乒乓菊?大康?小康?…… |
回收飲料瓶 |
剪刀、雙面膠、竹筷子5至10根、透明膠帶、水桶 |
|
||||
教學心鑰: |
|
|||||||
1.採集的植物主要是收集校園中的月桃葉和野草花。以月桃葉包覆回收的飲料瓶,經過改造,即成為令人耳目一新的花器。野草花主要作為視覺上的陪襯,大花咸豐草屬於很常見的野草花,但不必指定學生只找這一種花,可讓學生在戶外仔細觀察和找尋,採集自己用心發現的野草花。
2.要將春蘭葉順利地作出捲曲線條,不能只是徒手塑形,而是要捲繞在竹筷子上,固定維持捲曲狀態,放入水中浸泡約1個小時,使線條定型。建議戶外採集之前可先進行春蘭葉塑形的動作,完成採集後,先剪裁月桃葉來包覆回收瓶,等花器作好,就可將春蘭葉自水中取出,開始插花。
3.將春蘭葉捲繞在竹筷子上是很細緻的手部動作,對於一些初次學習這項技能的孩子而言,動作可能會比較慢。若擔心課程時間不足以讓孩子捲好並泡好所有的春蘭葉,可於課前製作一些備用量,以利掌握課程進度。
4.有一些孩子已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凡事有規定、可控制,當他們面對捲曲線條組成的無定形的鬆散架構時,通常會顯得無法認同自己的作品,或表示不喜歡這類型的花藝創作。建議老師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心中的真實感受。學生不必然要認同課程中指定的作品設計,若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嘗試合理表述,並提醒嘗試一些平時不易接觸的事物,對學生而言是很寶貴的學習經驗。
5.作品完成後,帶領孩子彼此欣賞作品,給予鼓勵,並提醒每日更水,可延長花藝作品觀賞期。 |
|
|||||||
閱讀回饋單 |
|||
姓名 |
|
班級 |
|
這次讀的書 |
|
||
在這本書裡頭,小女孩試了很多方法想把自己的捲捲頭變直。 她拜託最好的朋友們幫忙拉,可是又痛又沒效果; 她拿了( )壓住捲捲頭,可是也沒有用; 她又把頭髮綁在( )上,結果飛了起來; 她找到最黏的( ),可是頭髮還是很頑固,仍然很捲很捲; 她把自己的頭髮淋濕,頭髮暫時變直了,可是頭髮一乾,( ) |
|||
捲髮女孩遇到一位直髮女孩,她們本來都不喜歡自己的頭髮。 她們一起玩變髮型的遊戲,有綁辮子、雙馬尾、蜂窩頭,還有( ),她們歡度了好幾個小時的神奇美髮遊戲時光! |
|||
我的頭髮是 捲髮/直髮 ,捲髮和直髮比起來,我比較喜歡( ),因為( ) |
|||
這本書裡畫了好多不同的髮型,今天我也要扮演美髮師,為我的顧客設計了一款新髮型!
我的髮型設計圖: |